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制动性能测试

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性能是保障运行安全的核心指标,而可靠性增长试验旨在通过系统性试验暴露潜在问题、推动设计改进。制动性能测试作为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关键组成部分,需围绕安全、稳定、耐久等维度,在常规、长期、极端等场景中验证性能,为制动系统可靠性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制动性能测试在可靠性增长试验中的核心定位

可靠性增长试验遵循“试验-暴露问题-改进-再试验”的闭环逻辑,制动系统作为车辆安全的“最后防线”,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关联整车可靠性。制动性能测试并非单纯的“达标验证”,而是要模拟全生命周期场景,挖掘设计缺陷、材料疲劳、工艺偏差等潜在故障——常规测试验证基础性能,长期循环测试暴露耐久问题,极端环境测试挑战适应性,这些测试结果共同指向可靠性提升的方向。

从层级看,制动性能测试需覆盖“部件-系统-整车”:部件级测试关注闸片、制动盘的材料性能;系统级测试验证制动控制单元(BCU)的逻辑与冗余;整车级测试整合各部分,模拟实际运行场景。这种分层模式确保问题定位精准,为改进提供明确方向。

制动性能测试的基础条件与准备

测试准确性依赖前置条件:试验车辆需完成500公里空载磨合,确保制动盘与闸片接触面积≥80%;测试设备需计量校准,压力、轮速、减速度传感器误差≤±1%,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1kHz。

传感器安装需规范:制动缸压力传感器装在制动阀与缸体之间的管路;轮速传感器对准轮对齿圈,间隙0.5-1.0mm;减速度传感器固定在车辆重心地板上。测试场地需用≥500米的平直轨道,表面无油污杂物,避免轮对滑动影响结果。

常规制动性能的基础验证测试

常规测试覆盖三项核心指标:紧急制动距离、常用制动减速度一致性、制动响应时间。紧急制动距离测试模拟车辆最高速度(如80km/h、200km/h),司机触发紧急制动后,记录从触发到停止的距离,每速度等级重复5次取平均,若超设计值10%,需排查闸片摩擦力或制动缸压力问题。

常用制动减速度一致性测试针对1-7级制动级位,测量每级减速度的多车次偏差。例如设计要求级位3减速度1.0m/s²±0.1m/s²,若偏差超0.15m/s²,可能是制动阀压力调节精度不足或闸片磨损不均,需调整算法或更换闸片。

制动响应时间指从司机操作到制动缸压力达设计值90%的时间,需≤0.5秒(国标要求)。用高速摄像机配合压力传感器记录时间差,若超时,可能是制动阀阀芯卡滞或管路泄漏,需拆解检查密封件或清理杂质。

长期循环下的制动耐久性能测试

长期循环测试模拟日常运营频率(每小时10次常用制动),进行≥1000次循环,监测制动盘温度(≤350℃)、闸片磨损量(总磨损≤设计值10%)、制动缸泄漏量(≤10mL/min)、BCU稳定性(无异常报警)。

例如某车辆500次循环后制动盘温度达400℃,因散热筋设计不合理,增加数量(8条增至12条)后降至320℃;另一车辆闸片磨损超标,更换陶瓷基复合闸片后磨损量减少40%。这类测试直接暴露长期使用中的疲劳问题,推动材料或结构改进。

极端环境下的制动适应性测试

极端环境测试覆盖低温(-25℃)、高温(40℃)、潮湿(湿度≥90%):低温下车辆需在冷库中静置24小时,测试响应时间与制动距离,若制动液粘度增加导致响应时间延长,需更换低粘度制动液(如DOT4+);高温下模拟轨面50℃,连续10次紧急制动,若热衰退导致制动距离差超20%,需更换耐高温制动盘(如碳化硅);潮湿环境用喷淋模拟雨天,若闸片摩擦力降低,需增加闸片沟槽排水,恢复减速度。

制动系统的冗余性与容错测试

冗余性测试验证电制动与空气制动互补、BCU主备切换:断开电制动电路,常用制动时空气制动需补尝减速度至设计值90%以上;模拟主BCU失效,备用BCU接管时间≤0.1秒,压力波动≤0.2bar,减速度偏差≤0.1m/s²。例如某车辆切换时压力波动0.5bar,因通信协议不兼容,修改后降至0.15bar。

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改进闭环

数据需用MATLAB或LabVIEW可视化,对比设计值与实测值偏差。若紧急制动距离长20米,绘制“压力-时间”曲线发现压力仅达设计值85%,排查为空压机排气不足,调整压力调节阀后恢复。

用“5Why”法定位根本原因:如响应时间过长,Why1是压力上升慢,Why2是制动阀开启延迟,Why3是阀芯弹簧刚度不足,Why4是弹簧材料弹性模量不够,Why5是供应商材料批次不合格,更换合格弹簧后响应时间恢复0.4秒。改进后需重新测试,确保问题解决,形成可靠性增长闭环。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273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