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雾试验是电子材料耐腐蚀性评估的核心环境试验,通过模拟盐雾腐蚀环境考核材料防护性能。而盐雾沉降量作为试验关键参数,直接决定腐蚀模拟的真实性——沉降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结果偏差。掌握科学的沉降量测试方法,是确保盐雾试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盐雾试验沉降量的定义与意义
盐雾沉降量指单位时间内试验箱内单位面积沉积的盐溶液体积,常用单位为mL/(80cm²·h)。它是衡量盐雾“剂量”的核心指标:电子材料的腐蚀过程与盐雾接触量直接相关,若沉降量不符合标准,试验结果将失去对比性。例如,沉降量低于1.0mL/(80cm²·h)会导致材料表面盐液不足,腐蚀速率偏慢;高于2.0mL/(80cm²·h)则会加速腐蚀,掩盖材料真实性能。
此外,沉降量的均匀性同样关键。试验箱内不同位置沉降量差异过大(如超过20%),会导致同一批试样腐蚀程度不均,无法形成统一考核标准。因此,沉降量测试不仅要测“量”,还要测“分布均匀性”。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设备校准与检查。试验箱需提前24小时预热,确保温度(35℃±2℃)、湿度(≥95%RH)稳定;检查喷嘴雾化效果——正常盐雾应呈细雾状,无明显水滴,若喷嘴堵塞或磨损需及时清理或更换。
其次是收集装置选择。需用无腐蚀、无吸附的材料(如硼硅玻璃、聚丙烯),且符合标准形状(如GB/T 10125规定的直径100mm、深度50mm圆柱形容器,有效面积约80cm²)。使用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避免残留油污吸附盐雾。
最后是盐溶液配制。用分析纯NaCl与去离子水配制5%(质量分数)溶液,pH值调至6.5-7.2(用HCl或NaOH调节),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除未溶解杂质。
沉降量测试的布点原则
布点核心是“覆盖试样区域均匀性”。根据标准要求,试验箱内至少放2个收集器:
一个位于离喷嘴最远的试样位置,另一个位于最近位置;大型试验箱需均匀分布在四角与中心。
收集器高度需与试样一致(如试样距箱底200mm,收集器也需固定在200mm高度),避免重力导致沉降量偏差。不可将收集器放在喷嘴正下方(易收集未雾化水滴)或通风口附近(盐雾被吹散),间距需≥100mm防止相互遮挡。
收集与测量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收集时间:瞬时测试(1小时)用于快速验证箱内状态,累计测试(24小时)反映长期平均沉降量。ASTM B117要求试验前需做1小时瞬时测试,确认沉降量符合1.0-3.0mL/(80cm²·h)后再正式试验。
第二步收集过程控制:收集前擦拭收集器,打开盖子置于布点位置;收集期间关闭箱门,保持环境稳定。收集结束后立即盖盖,防止溶液蒸发。
第三步体积测量与计算:将溶液倒入量筒,读取弯月面最低刻度(视线与液面平齐)。用公式“沉降量=收集体积÷(收集面积×收集时间)”计算,例如80cm²收集器1小时收集1.5mL,沉降量为1.5mL/(80cm²·h)。
影响沉降量的常见因素
喷嘴状态是主要因素:堵塞会减少喷雾量,磨损会使颗粒变大,导致沉降量偏差。需每周检查喷嘴,每3个月更换一次。
盐溶液性质也有影响:浓度超过5%会增加粘度,降低雾化效果;pH值偏离6.5-7.2会腐蚀喷嘴,改变喷雾形态。需用分析纯NaCl配制,避免工业盐中的杂质。
通风与密封性能:通风量过大(超过每小时2倍箱内容积)会吹走盐雾,密封不良(如箱门密封条老化)会稀释盐雾浓度。试验前需检查箱门密封(用纸条测试:关闭后无法拉动),调整通风量至标准范围。
数据的有效性判断
首先验证均匀性:若多个收集器沉降量差异超过20%,说明箱内分布不均,需重新布点或调整喷嘴;差异在10%以内则取平均值。
其次处理异常值:若某点沉降量明显偏离(如其他点1.5mL/(80cm²·h),某点0.8mL),需检查收集器是否污染、是否在通风口附近或被试样遮挡,确认后重新测试。
最后修正蒸发影响:若温度超过35℃,溶液蒸发会使测量值偏低。可根据温度与蒸发速率关系(如35℃每小时蒸发0.1mL),将测量体积加蒸发量得到真实值。
标准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国际常用标准有GB/T 10125(中国,1.0-2.0mL/(80cm²·h))、ASTM B117(美国,1.0-3.0mL/(80cm²·h))、ISO 9227(国际,同GB)。选择时需结合试验目的:国内产品用GB/T 10125,出口欧美用ASTM B117;高端电子材料(如海洋传感器)需模拟严酷环境,可在标准范围内调整沉降量,但需明确说明依据。
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收集后需30分钟内完成测量,避免蒸发;若溶液有杂质需过滤后再测;记录试验条件(温度、湿度、盐溶液浓度),便于结果追溯。此外,定期校准收集器体积(用去离子水标定,确保误差≤1%),避免容器变形导致测量偏差。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logo.png)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autho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