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生物环境试验设备日常维护的周期及内容要求

生物环境试验设备(如恒温恒湿箱、生物安全柜、霉菌试验箱)是医药、环保、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性与样品安全性。日常维护作为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需通过明确的周期规划与标准化操作,预防故障、延长寿命,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日常维护(每日/每次使用后)

外观清洁需用干燥软布或中性清洁剂擦拭外壳,避免丙酮、汽油等强腐蚀试剂;塑料部件用温和洗洁精(稀释10倍),清洁前断开电源防触电。

功能检查需确认按键反馈灵敏,显示面板无乱码、闪烁;若参数无法设定或数值跳动,立即停机排查按键或主板故障。

样品腔清理需及时移除残留样品,用湿润软布擦内壁;顽固污渍用稀释洗洁精,彻底擦干防霉菌滋生;微生物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需用500mg/L次氯酸钠消毒,再用清水擦净。

电源线路检查需看插头是否松动、插座有无烧蚀;设备背后接线端子无氧化,避免接触不良导致电压波动。

门封条维护用75%酒精擦表面,去除油脂保持弹性;若有变形,轻轻拉扯恢复形状,确保密封不泄漏。

每周维护内容

空气滤网清洁:前置滤网用水洗,晾干装回;高效滤网(如HEPA)用吸尘器吸,不可水洗;生物安全柜滤网每周测阻力,超1.5倍初始值需缩短清洁周期。

冷凝水排放:打开设备底部排水阀,排净冷凝水;擦净排水口,避免细菌滋生;排水不畅用细铁丝疏通,勿损管壁。

风机检查:启动后听声音,无尖锐异响或卡顿;若有异响,清理叶片灰尘,加轴承润滑油(如锂基脂)。

门铰链检查:开关门有无卡顿,涂抹凡士林润滑;若铰链生锈,用砂纸打磨后涂防锈油。

报警功能预测试:模拟超温(如设50℃),看声光报警是否触发;断电模拟,查备用电源报警。

每月维护内容

温湿度校准: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精密湿度计比对;设25℃、37℃与50%RH、75%RH点,偏差超±0.5℃或±2%RH需校准。

传感器清洁:温度传感器用软布擦,湿度传感器(电容式)用压缩空气吹,勿沾水;污染严重联系厂家更换。

蒸发器检查:无过厚结霜(≤5mm),结霜则停机化霜,擦净表面;频繁结霜查门封条或制冷剂。

压缩机检查:运行温度≤60℃,无漏油;若过热,查散热风扇是否正常。

数据记录:整理每月校准数据,看趋势偏差(如每月温高0.1℃),提前排查传感器老化。

季度维护内容

制冷剂压力检测:运行30分钟后,高压端1.5-2.5MPa、低压端0.4-0.6MPa;异常需联系专业人员添加或回收制冷剂。

电路端子紧固:用绝缘螺丝刀紧内部接线端子(如压缩机、风机接线),避免接触电阻过大烧蚀。

蒸发器清洁:用专用清洗剂喷蒸发器表面,溶解油污后用清水冲净;擦干后运行设备,确保无残留。

外壳防锈:金属部分用防锈油擦,避免氧化;塑料部件用专用保护剂,保持表面光泽。

门封条弹性测试:用手按压门封条,若反弹缓慢,用温水泡10分钟恢复弹性;仍无效则更换新封条。

半年维护内容

冷却管道清理:用柠檬酸溶液(10%浓度)冲洗冷却管道,去除水垢;冲净后用清水再冲一次,避免残留。

加湿器检查:超声波加湿器需清理换能片,用软布擦去水垢;电极式加湿器需更换电极棒,避免结垢影响加湿量。

控制系统检查:用万用表测主板电容、电阻数值,异常则更换;继电器触点无烧蚀,否则换继电器。

数据备份:将设备内存储的试验数据导出,保存至电脑或云端;避免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整体清洁:用吸尘器吸设备背部散热孔灰尘,避免堵塞影响散热;擦净设备周围地面,保持通风良好。

年度维护内容

高效滤网更换:根据年度阻力测试结果,超2倍初始值需更换;生物安全柜滤网需用原厂配件,装反则失效。

压缩机检修:专业人员拆检活塞、气缸壁,磨损严重则更换;更换压缩机润滑油(专用冷冻油),油量至刻度线。

性能全测:设设备全量程(如-10℃至60℃、20%RH至95%RH)测试,记录每个点的稳定时间与偏差,符合GB/T 10586-2006标准。

安全认证:联系计量机构对设备校准,取得校准证书;确保设备符合实验室资质要求(如CNAS)。

部件老化检查:更换老化的橡胶管、密封圈;电线无开裂,否则换新线,避免漏电风险。

特殊情况维护

长期停用:清空样品腔,用酒精消毒晾干;拔插头,罩防尘罩;每月通电30分钟,让压缩机运转防润滑油凝固。

重新启用:检查外观无损坏,通电空载运行30分钟;测试温湿度、报警功能,正常后再放样品。

碰撞后:查外壳是否变形、门封条是否移位;样品腔无开裂,否则联系厂家调整;测试性能,确认数据准确。

液体泄漏:立即断电,用干布吸漏液;腐蚀性液体(如酸、碱)需用中和剂处理,再用清水擦净;检查部件有无腐蚀,必要时更换。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1952.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