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工业干燥机风机叶轮机械环境试验的振动测试

工业干燥机是化工、食品、建材等行业物料脱水的核心设备,其风机叶轮长期在高速、高温、高尘环境下运行,振动过大易引发疲劳断裂、轴承磨损等故障。振动测试作为机械环境试验的关键环节,通过采集分析叶轮及关联部件的振动信号,能精准识别潜在缺陷,是保障风机可靠性与干燥机效率的核心技术手段。

振动测试对工业干燥机风机叶轮的核心价值

风机叶轮是干燥机气流循环的“心脏”,其振动状态直接反映力学稳定性——叶片积灰、轴承游隙增大等微小缺陷,会通过振动信号放大。若未及时检测,可能引发叶轮断裂、风机停机:某化工企业统计显示,因叶轮振动未预警导致的干燥机故障占比达35%。

振动测试的价值在于“提前预判”:既能在故障萌芽阶段识别问题(如叶片微小磨损),避免故障扩大;也能通过测试数据优化叶轮设计(如调整叶片角度降低气动振动)或运维策略(如制定平衡校正周期),提升设备整体效率。

振动测试的标准依据与关键参数确定

叶轮振动测试需遵循通用与行业标准:通用标准如GB/T 6075.1-2012规定了振动测量的位置、参数与评价准则;ISO 10816-3针对旋转机械给出振动烈度分级(刚性基础风机振动速度有效值≤4.5 mm/s)。

行业标准如JB/T 10532-2005要求工业蒸汽干燥机风机叶轮径向振动速度≤6.3 mm/s;部分企业会制定更严内部标准(如食品干燥机将限值设为3.8 mm/s)。

测试参数需匹配叶轮特性:振动速度(10-1000Hz)是旋转机械振动评价的“黄金参数”,反映能量水平;振动加速度(>1000Hz)用于检测高频冲击(如轴承滚子冲击);频率范围需覆盖旋转频率(10-500Hz)与叶片通过频率(叶片数×旋转频率),确保不遗漏关键特征。

传感器的选型与布置策略

传感器选型需兼顾频率与灵敏度: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0.1-10kHz、10-100 pC/m/s²)是轴承座振动测量首选,因响应宽、灵敏度高;电涡流位移传感器(0.1-5mm测量范围)适用于转轴径向振动直接测量,避免机械接触误差。

布置位置聚焦“振动传递路径”:轴承座是叶轮振动向机壳传递的关键节点,需在径向(水平、垂直)与轴向各布1个传感器(如631轴承座,X向测水平、Y向测垂直、Z向测轴向);叶片根部是应力集中区,条件允许时可粘贴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如PCB 352C33),直接监测叶片振动。

安装方式影响精度:磁吸座适用于临时测试(需表面粗糙度≤Ra3.2);螺栓固定(M5/M6)适用于长期监测,需涂硅脂消除空气间隙。

振动测试系统的搭建与校准

测试系统由“感知-放大-采集-分析”组成:压电式传感器需通过电荷放大器(如B&K 2635)将电荷转电压,再由数据采集仪(如NI cDAQ-9178,采样率≥25.6kHz)转数字信号,最后用B&K PULSE等软件分析。

校准是可靠性前提:传感器灵敏度需用标准校准器(如B&K 4294,输出10 m/s²、160Hz)验证——若传感器灵敏度50 pC/m/s²,电荷放大器增益100 mV/pC,输出电压应为50×10×100=50000 mV(50V)。

联调需在测试前完成:用手敲击传感器,观察波形图是否有冲击峰,确保信号无衰减;若出现50Hz工频干扰,需检查屏蔽线接地(接地电阻≤4Ω)。

动态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直观判断:波形为正弦波说明周期性振动(如不平衡);出现尖锐冲击峰(间隔50ms)可能是叶片碰擦(50ms对应20Hz旋转频率)。时域参数中,峰值反映最大幅度(轴承冲击峰值可达50 m/s²),有效值反映能量水平(RMS>10 m/s²说明烈度超标)。

频域分析定位故障:FFT变换后的频谱图可识别频率成分——旋转频率(1X)幅值占比超70%是不平衡;2X倍频增大是联轴器不对中;叶片通过频率(BPF=叶片数×旋转频率)幅值超 baseline 2倍,说明叶片气动不均。

阶次分析适用于变速场景:干燥机风机可能因物料湿度调整转速(如2000-3000r/min),阶次分析将频率转阶次(阶次=频率/旋转频率),跟踪1X阶次变化——若1阶次幅值随转速线性增大,说明不平衡加剧。

典型故障的振动特征识别

不平衡是最常见故障(占比40%):叶轮转速3000r/min(50Hz)时,轴承座水平振动速度RMS达8 mm/s,频谱图50Hz幅值6 mm/s(正常2 mm/s),相位稳定(45°),说明叶片积灰或磨损导致质量不平衡。

不对中由联轴器误差引起:风机与电机轴同轴度0.2mm时,轴向振动速度RMS达5 mm/s(正常1.5 mm/s),频谱图100Hz(2X)幅值是50Hz的1.5倍,轴向振动明显。

轴承故障有特定频率:深沟球轴承(6205,滚珠数9、直径7.94mm、节圆39.04mm)内圈故障频率(BPFI)=50×(9/2)×(1-7.94/39.04)≈179Hz,若频谱图179Hz幅值8 m/s²(正常2 m/s²)且伴随1-5kHz宽频噪声,说明内圈剥落。

测试过程中的干扰防控措施

电磁干扰占比60%:车间动力线(380V)产生50Hz磁场,若传感器线与动力线平行(<0.5m),会感应干扰信号。防控需用屏蔽线(RG58)、单端接地(≤4Ω),传感器线与动力线交叉(≥90°)。

机械干扰来自周边设备:干燥机安装在普通基础时,空压机(1450r/min,24Hz)振动会传递,导致频谱图出现24Hz干扰。需用橡胶隔振垫(厚度20mm、邵氏A50)降低传递率(≤0.3),或选择周边设备停机时测试。

传感器松动导致“假阳性”:磁吸座与表面有灰尘(0.1mm)会降低安装刚度(固有频率从1kHz降至200Hz),高频信号(如300Hz叶片通过频率)衰减。需用酒精擦表面,测试中每30分钟检查安装状态。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618.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