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电梯部件化学环境试验中盐雾腐蚀后的疲劳强度测试方法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核心设备,其部件(如曳引轮、轿厢架、导靴)长期暴露在盐雾、潮湿等化学环境中,盐雾腐蚀会引发表面缺陷并加速疲劳失效,直接关系运行安全。因此,盐雾腐蚀后的疲劳强度测试是评估电梯部件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围绕该测试的全流程,详细阐述操作规范、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为行业提供可落地的专业指引。

盐雾腐蚀预处理的操作规范

盐雾腐蚀预处理需严格遵循GB/T 10125-2012或ISO 9227:2017等标准,确保腐蚀环境与实际场景一致。首先配制5%(质量分数)NaCl溶液,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pH至6.5-7.2(模拟沿海地区中性盐雾环境);溶液需用去离子水制备,避免杂质影响腐蚀速率。

试验参数控制是关键:盐雾箱内温度保持35℃±2℃,喷雾量稳定在1.0-2.0mL/(h·80cm²)(通过箱内收集器校准),喷雾压力0.07-0.1MPa;处理时间根据部件使用环境确定——沿海电梯常用168h(7天)或336h(14天),工业区可延长至504h(21天)。

试样放置需避免积液:将试样倾斜15-30度(与垂直方向),表面朝上;多个试样间距≥20mm,防止喷雾遮挡。预处理结束后,试样需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40%-60%环境中干燥24h,让腐蚀产物稳定,再进入疲劳测试。

预处理过程中要定期维护:每周用清水冲洗喷嘴防堵塞,每3天检测NaCl含量保浓度一致,每日检查箱内温度与喷雾状态,确保腐蚀环境稳定。

测试试样的制备要求

试样需与实际电梯部件“同源”:材质(如轿厢架用Q235钢)、加工工艺(如轧制、焊接)完全一致,尺寸符合GB/T 3075-2008标准(如直径10mm、标距50mm的圆棒试样),保留原始表面纹理(如焊接余高、轧制痕迹),禁止额外打磨破坏应力分布。

试样数量需满足重复性:每个测试条件至少3个平行样,若某试样数据偏离平均值20%以上,需补充2个试样重测。标记用激光打标或无腐蚀记号笔,避免表面留凹槽滞积液。

异形部件需做模拟试样:如导靴滑块可缩小尺寸但保留关键结构(如摩擦面弧度),确保受力状态与实际一致;焊缝试样要保留热影响区,因为此处是腐蚀与疲劳的敏感区。

制备后需清洁处理:用酒精擦去表面油污,自然晾干,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汗液盐分易引发局部腐蚀)。

疲劳测试系统的选型要点

电梯部件测试优先选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如MTS、Instron),其载荷范围大(可达1000kN)、控制精度高(力值±1%、位移±0.5%),能精准模拟电梯启动停止的交变载荷。

载荷范围要覆盖实际受力:如曳引轮承受额定载荷1.5倍(10kN额定需15kN试验机);夹具需匹配试样形状——圆棒用楔形夹,平板用平口夹,夹持部位倒角(半径≥2mm)防应力集中。

系统需校准动态性能:测试前用标准力传感器校验载荷输出,确保正弦波失真度≤5%;位移传感器装在试样标距内,准确测变形量。

高频率加载需配冷却:若加载频率≥10Hz,试验机要装循环水冷却,避免试样发热(温度升10℃会降低钢的疲劳寿命约15%)。

疲劳加载方式的确定

载荷谱要还原实际工况:如电梯每小时启动10次,载荷从0到额定值循环,转化为正弦波(频率5Hz、应力比R=0.1);拉压循环适用于轿厢架,弯曲循环适用于曳引轮,扭转循环适用于电机轴。

频率选择兼顾效率与安全:

一般5-20Hz——频率低(<5Hz)测试慢,频率高(>20Hz)易发热;焊接部件选5-10Hz,避免热影响区性能变化。

应力比需匹配使用场景:电梯启动停止是“拉伸-卸载”循环(R=0.1),紧急制动是对称循环(R=-1),需按最恶劣工况确定。

腐蚀损伤的前期表征方法

预处理后要做损伤“体检”:用光学显微镜看腐蚀坑(测最大深度、分布),涡流测厚仪测厚度减薄(≤5%为正常),维氏硬度计测表面硬度(变化率≤10%),这些数据要作为疲劳结果的参考。

重点表征应力集中区:如焊缝热影响区、试样倒角处,这些地方腐蚀更严重,疲劳失效概率高。若腐蚀坑深度≥0.5mm、硬度变化超10%,需在测试报告中标注。

测试过程的环境控制

测试环境要恒温恒湿:温度20-25℃(±1℃)、湿度40%-60%(±5%),避免温度变导致弹性模量改(钢升10℃模量降1%),湿度变引发凝露加速腐蚀。

防振动干扰:试验机装减震地基(刚度≥10^6 N/m),周围2m内无大型设备(如空压机),振动致载荷波动超±2%要暂停。

定期检查试样状态:每1000次循环用放大镜看裂纹(≥0.1mm记录),每5000次循环紧夹具(扭矩≥10N·m),塑性材料(如铝合金)用红外测温仪测温度,升10℃以上降频率(如10Hz改5Hz)。

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采集参数包括:循环次数(N)、实时载荷(F)、位移(δ)、应力(σ=F/A)、应变(ε=δ/L)。加载5Hz时每100次记一次,20Hz时每500次记一次。

失效判据明确:试样断裂或载荷降初始值80%(腐蚀弱化)。平行样取平均失效循环次数(Nf),绘S-N曲线(应力幅σa vs 对数Nf),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方程(如σa=C·Nf^b),插值算10^7次循环的疲劳极限。

异常数据要剔除:若某试样Nf偏均值20%,查预处理记录(是否局部腐蚀重)、测试过程(是否载荷波动),确认无异常则补测。

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提前断裂要查断口:用SEM看断口——有大量深腐蚀坑(≥0.5mm)是腐蚀主导失效;有解理面是材料初始缺陷(如夹渣),需重制试样。

载荷波动超±5%:检查液压系统(油泵压力、油管泄漏)、夹具松动(紧夹具),校准传感器后重启,之前循环次数作废。

数据中断要续测:电脑死机立即停试验机,记当前循环次数(Nc)与载荷(Fc),重启后从Nc+100次开始,验证Fc与重启后载荷偏差≤1%。

裂纹出现要记录:表面裂纹≥0.1mm用超声波测深度,超试样厚度10%终止测试,记此时循环次数为“裂纹起始寿命”。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2255.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