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增长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改进”循环提升产品可靠性,而试验样品的存储条件直接影响其性能稳定性与试验数据真实性。若存储环境不当,可能导致样品老化、性能漂移甚至失效,使试验结果偏离实际,无法准确评估可靠性增长效果。因此,科学的存储条件是确保试验有效性的关键前置环节。
温度与湿度的基础控制
温度是影响样品性能的核心因素,电子设备通常需15-30℃的恒温环境,波动≤±2℃/小时,避免热胀冷缩导致部件松动或材料老化;军用产品要求更严(如20±1℃),确保惯性导航等高精度部件的稳定性。湿度需控制在40%-60%RH,过高易引发金属腐蚀、电路板短路,过低则产生静电(≥1000V即可击穿半导体)。潮湿敏感元件(如QFP封装芯片)需真空包装并添加硅胶干燥剂(含水量≤2%),搭配湿度指示卡(10%RH阈值),变色时及时烘烤或更换包装。
污染物与静电的防护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盐雾会加速样品劣化:SO2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腐蚀金属触点;H2S导致银触点发黑(硫化银);盐雾则引发点蚀(沿海地区常见)。需控制SO2≤0.1ppm、H2S≤0.01ppm,通风系统加装HEPA过滤器(过滤≥0.3μm颗粒物,效率≥99.97%)。静电防护方面,电子元件需用防静电包装(表面电阻10^6-10^10Ω),存储区域接地电阻≤4Ω,避免静电放电损伤MOS管、集成电路等敏感器件。
机械与振动应力的规避
持续振动会导致样品部件松动、疲劳损伤,需远离水泵、风机等振动源,货架用膨胀螺栓固定地面,防止晃动。大型机械部件(如发动机缸体)需专用支架支撑,避免单点受力变形;精密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放隔振平台(隔振效率≥90%),减少地面振动传递。小型样品用泡沫衬垫(密度≥30kg/m³)固定在包装箱内,堆叠高度不超2m,每层加橡胶垫分散压力,防止下层受压变形。
电力与电磁环境的稳定
需通电存储的样品(如保持程序的电子设备),电压波动需≤±5%、频率≤±1Hz,配UPS(容量为总功率1.5倍,备用≥30分钟)防断电。电磁环境需远离强电磁源(如电焊机、雷达),敏感设备用屏蔽机柜(屏蔽效能≥80dB,覆盖10kHz-1GHz),避免电磁干扰导致程序紊乱或电子元件损坏(如无人机飞控系统因电磁干扰出现姿态漂移)。
包装材料的适配选择
包装需匹配样品特性:电子元件用防静电袋,金属部件用气相防锈纸(释放防锈分子),易氧化样品(如锂电池)用真空铝塑膜(透氧率≤10cm³/m²·24h)。避免使用PVC等释放氯化氢的材料,优先选PP、PE等环保材质(VOCs释放≤0.1mg/m³)。包装尺寸与样品契合,避免过大导致移动;外包装标注“温度15-30℃、湿度40-60%”等要求,防止误操作。
存储周期的动态监控
存储周期需按样品类型设定:电子设备≤6个月,机械部件≤12个月,超期需重新评估。每月至少检查1次:外观(锈蚀、开裂)、性能(电子功能测试、机械精度测量)、环境参数(温湿度、污染物浓度),结果记录在《存储状态检查表》中。关键样品(如试验基准件)每2周测试性能,若电阻变化超±5%、精度下降超0.01mm,需校准或淘汰。到期样品需预试验(如85℃/48小时高温老化),确认无故障后方可用于可靠性增长试验。
特殊样品的针对性处理
精密光学元件需ISO Class 5洁净环境(≤100粒/立方米≥0.5μm颗粒),遮光、恒温20±1℃,防止灰尘附着或涂层老化;锂电池存3.7V(50% SOC)、10-25℃,用铝合金防火箱远离火源,避免过充过放;橡胶密封件用不透光包装,10-20℃存储防紫外线老化;生物传感器需-20℃低温干燥,真空包装防酶活性丧失。特殊样品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的定制化要求,确保性能稳定。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logo.png)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autho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