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轴承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核心部件,其旋转性能直接影响车辆操控性与安全性。盐雾腐蚀作为模拟沿海、冬季融雪等场景的典型化学环境试验,会导致轴承内部润滑失效、部件锈蚀,进而改变旋转扭矩特性。盐雾腐蚀后的旋转扭矩测试,是评估轴承耐蚀性与功能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对优化轴承设计、保障整车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轮毂轴承盐雾腐蚀试验的目的与流程
盐雾腐蚀试验的核心目的是模拟自然环境中盐雾(如沿海地区海水蒸发形成的盐雾、冬季道路融雪剂中的氯化物)对轮毂轴承的侵蚀过程,评估轴承在长期盐雾环境下的耐蚀能力。试验前需对轴承进行预处理:先用石油醚或无水乙醇清洗轴承表面油污,避免油污隔绝盐雾接触;随后在50℃±5℃的干燥箱中干燥2小时,确保轴承表面无水分残留。
试验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如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盐雾溶液为5%±0.1%的氯化钠水溶液(pH值6.5~7.2),试验箱温度保持35℃±2℃,盐雾沉降量控制在1~2mL/(80cm²·h)。试验时间根据轴承应用场景设定,如乘用车轴承通常采用24小时、48小时或96小时的盐雾暴露周期。
试验结束后,需对轴承进行后处理:先用流动清水冲洗轴承表面残留的盐溶液,避免后续腐蚀继续;再用压缩空气吹干轴承表面水分,最后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使轴承内部湿度与环境平衡,为后续旋转扭矩测试做准备。
盐雾腐蚀对轮毂轴承旋转扭矩的影响机制
轮毂轴承的旋转扭矩主要由滚动体与滚道间的接触摩擦、保持架与滚动体的滑动摩擦、润滑脂的粘性阻力三部分组成。盐雾腐蚀会通过三个途径改变这些摩擦环节:首先,盐雾中的氯离子会渗透过轴承密封件(如橡胶密封圈),进入轴承内部接触滚道与滚动体表面。
滚道与滚动体通常采用高碳铬轴承钢(如GCr15),氯离子会破坏其表面的钝化膜,引发点蚀或锈蚀,导致滚道表面粗糙度增加。当轴承旋转时,粗糙表面的接触摩擦阻力增大,直接导致旋转扭矩上升。其次,盐雾进入轴承内部后,会与润滑脂发生化学反应: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会被盐溶液乳化,稠化剂(如锂基脂的锂皂)会因盐的催化作用发生降解,导致润滑脂的粘度下降、润滑性能失效,粘性阻力虽可能短期下降,但长期会因润滑失效导致干摩擦,扭矩急剧上升。
此外,保持架若采用尼龙或钢质材料,盐雾腐蚀会导致尼龙保持架膨胀变形,或钢质保持架锈蚀,增加保持架与滚动体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剧旋转扭矩的波动。例如,某品牌乘用车轮毂轴承经48小时盐雾试验后,滚道表面出现明显点蚀,旋转扭矩较试验前上升了35%,主要原因就是滚道粗糙度增加与润滑脂乳化。
旋转扭矩测试的前置准备要求
盐雾腐蚀后的旋转扭矩测试需满足严格的前置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需检查轴承的密封件完整性:若密封件在盐雾试验中出现破损,需排除该样品,因为密封失效会导致外部杂质进入,影响扭矩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其次,需对轴承进行外观检查:记录滚道、滚动体、保持架的锈蚀程度(如按照G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评级),避免因严重锈蚀导致轴承卡滞,无法完成旋转测试。
测试环境需控制在标准实验室条件:温度25℃±2℃,相对湿度45%~55%,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润滑脂粘度下降,或湿度过高加剧轴承内部锈蚀。此外,测试设备需提前校准:扭矩测试仪(如扭转弹簧试验机、动态扭矩传感器)需按照JJG 2037-2007《扭矩传感器检定规程》进行校准,确保扭矩测量误差不超过±1%;旋转驱动装置的转速需稳定在轴承的工作转速(如乘用车轮毂轴承通常采用100~300r/min),避免转速波动导致扭矩测试值偏差。
另外,测试前需将轴承在测试环境中放置至少1小时,使轴承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消除温度差导致的润滑脂粘度变化对扭矩的影响。例如,若轴承从干燥箱取出后直接测试,因温度较高(50℃),润滑脂粘度较低,会导致扭矩测试值偏低,影响结果准确性。
旋转扭矩测试的设备与参数设定
旋转扭矩测试常用的设备有两类:
一类是静态扭矩测试仪,用于测量轴承在缓慢旋转(如1r/min)时的启动扭矩;另一类是动态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轴承在工作转速下的动态旋转扭矩。针对盐雾腐蚀后的轴承,通常需要同时测试启动扭矩与动态扭矩,以全面评估其旋转性能。
参数设定需模拟轴承的实际工作条件:轴向载荷需根据轴承的设计载荷设定,如乘用车轮毂轴承的轴向载荷通常为500~1000N(对应车轮的径向载荷转换);转速需设定为轴承的实际工作转速,如城市道路行驶时轮毂轴承转速约为100~200r/min,高速行驶时约为500~800r/min,但盐雾腐蚀后的测试通常采用较低的转速(如100r/min),避免因高速旋转导致轴承温度上升,影响润滑脂状态。
测试时间需设定为足够的稳定周期:通常先将轴承旋转5分钟,使润滑脂均匀分布,然后记录接下来10分钟的扭矩平均值,作为该轴承的旋转扭矩测试结果。例如,某商用车轮毂轴承采用动态扭矩传感器测试,轴向载荷800N,转速100r/min,测试时间15分钟,其中前5分钟为预旋转,后10分钟的平均扭矩为0.8N·m,较试验前的0.5N·m上升了60%。
测试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与误差控制
测试过程中的操作细节直接影响结果的可靠性。首先,轴承的安装需保证同轴度:将轴承安装在测试轴上时,需使用千分表检测轴承内圈与测试轴的同轴度,误差不超过0.02mm,避免因安装偏斜导致滚动体受力不均,增加额外的摩擦扭矩。例如,若同轴度误差达0.05mm,测试扭矩会较实际值偏高20%以上。
其次,旋转速度需保持稳定:使用变频电机驱动测试轴,确保转速波动不超过±2r/min,避免转速变化导致润滑脂的粘性阻力波动,影响扭矩测试的稳定性。此外,数据采集频率需足够高:采用动态扭矩传感器时,数据采集频率应不低于100Hz,以捕捉扭矩的瞬间波动(如因滚道点蚀导致的扭矩峰值),避免因采集频率过低遗漏关键数据。
另外,测试过程中需避免外力干扰:测试台需放置在防震平台上,避免周围设备振动影响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操作人员需避免触碰测试轴或轴承,防止引入额外的扭矩。例如,某实验室在测试时因测试台未固定,周围风扇振动导致扭矩测试值波动达±0.1N·m,经固定测试台后,波动降至±0.02N·m。
腐蚀后扭矩数据的分析维度与判定标准
盐雾腐蚀后的旋转扭矩数据需从三个维度分析:
一、扭矩平均值,反映轴承的整体旋转阻力水平,通常要求试验后的扭矩平均值较试验前上升不超过50%(具体阈值根据轴承规格与应用场景设定)。
二、扭矩峰值,反映滚道或滚动体的局部损伤程度,若峰值超过平均值的2倍,说明轴承存在严重的点蚀或锈蚀,需判定为不合格。
三、扭矩波动范围(标准差),反映轴承旋转的稳定性,波动范围若超过平均值的10%,说明润滑脂或部件存在不均匀损伤,会导致车辆行驶时的异响或震动。
判定标准需结合行业规范与主机厂要求:例如,某主机厂针对乘用车轮毂轴承的要求是,经48小时盐雾试验后,旋转扭矩平均值≤1.0N·m(试验前≤0.6N·m),扭矩峰值≤2.0N·m,波动范围≤0.1N·m。若某轴承试验后的扭矩平均值为1.2N·m,峰值为2.5N·m,波动范围0.15N·m,则判定为不合格,需优化轴承的密封设计或润滑脂性能。
此外,需对比同一批次样品的扭矩数据:若某批次样品的扭矩平均值离散度超过15%,说明盐雾试验过程存在不均匀性(如盐雾沉降量分布不均),需重新进行试验。例如,某批次10个轴承经盐雾试验后,扭矩平均值在0.8~1.4N·m之间,离散度达35%,经检查发现试验箱内盐雾喷头堵塞,导致部分样品盐雾暴露量不足,重新试验后离散度降至8%。
不同材质轴承盐雾后扭矩测试的差异对比
轴承材质的差异会显著影响盐雾腐蚀后的旋转扭矩表现。首先,滚动体材质:传统钢质滚动体(GCr15)经盐雾试验后,滚道易出现点蚀,扭矩上升明显;而陶瓷滚动体(如氮化硅Si3N4)具有优异的耐蚀性,盐雾试验后滚道无锈蚀,扭矩平均值仅上升10%左右,远低于钢质滚动体。例如,某陶瓷滚动体轴承经96小时盐雾试验后,扭矩平均值较试验前上升了12%,而钢质滚动体轴承上升了45%。
其次,保持架材质:尼龙66保持架具有一定的耐蚀性,但盐雾中的水分会导致尼龙膨胀,增加与滚动体的摩擦,扭矩波动范围较大;而聚醚醚酮(PEEK)保持架耐蚀性与尺寸稳定性更好,盐雾试验后扭矩波动范围仅为尼龙保持架的1/3。例如,尼龙保持架轴承的扭矩波动范围为0.12N·m,PEEK保持架轴承为0.04N·m。
此外,密封材料:丁腈橡胶(NBR)密封件的耐盐雾性较差,经48小时盐雾试验后易出现裂纹,导致盐雾进入轴承内部,扭矩上升30%;而氟橡胶(FKM)密封件耐盐雾性优异,试验后密封件无损伤,扭矩仅上升15%。例如,氟橡胶密封轴承的扭矩平均值为0.7N·m,丁腈橡胶密封轴承为0.95N·m。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logo.png)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autho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