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金属材料盐雾试验的腐蚀电流密度测试方法及意义

盐雾试验是评估金属材料耐海洋/工业大气腐蚀的重要手段,腐蚀电流密度(Icorr)作为电化学腐蚀的核心参数,能定量反映盐雾环境下金属的腐蚀速率。本文聚焦盐雾试验中Icorr的测试方法及意义,为材料耐蚀性评估提供实用参考。

盐雾试验中腐蚀电流密度的基础定位

金属在盐雾中的腐蚀本质是电化学过程:表面微电池引发阳极溶解(金属流失)与阴极还原(如氧气还原)反应。

Icorr正是这一过程的量化指标,直接关联腐蚀快慢——Icorr越大,腐蚀速率越高。

与传统重量损失法相比,Icorr测试更实时精准:无需试验后清洗、烘干样品,避免了腐蚀产物脱落导致的重量计算误差。

根据法拉第定律,Icorr与腐蚀速率(v)的关系为v=M×Icorr/(n×F×ρ)(M为金属摩尔质量,n为反应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ρ为金属密度),是定量评估耐蚀性的关键依据。

线性极化法的测试原理与操作

线性极化法(LPR)是盐雾中Icorr测试的主流方法,原理基于腐蚀电位(Ecorr)附近小幅度极化的线性关系。

当极化幅度控制在±10~20mV时,极化曲线呈线性,通过极化电阻(Rp)可计算Icorr(公式为Icorr=B/Rp,B为常数,活化控制时取26mV,氧扩散控制时取52mV)。

操作时,试样作为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SCE)、辅助电极(如铂片)组成三电极体系,置于盐雾箱内。

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施加0.1~1mV/s的慢速率扫描,记录电位-电流曲线,计算Rp后得到Icorr。

该方法的优点是“非破坏性”——小幅度极化不会改变试样表面状态,可连续监测盐雾中腐蚀速率的动态变化(如防护层失效前后的Icorr突变)。

缺点是局部腐蚀时,Rp会包含腐蚀产物膜的电阻,易高估Icorr;且B值的选取需依赖对腐蚀机制的预判,若预判错误会引入误差。

塔菲尔曲线法的应用要点

塔菲尔曲线法通过较大幅度的极化曲线(通常±50~200mV),利用阳极和阴极分支的线性部分(塔菲尔区)外推计算Icorr,无需依赖B值。

测试时,将极化曲线的阳极、阴极线性区分别外推至Ecorr,交点对应的电流即为Icorr,适用于腐蚀机制明确的活化控制体系。

盐雾中应用需注意“极化幅度控制”:若幅度过大,可能破坏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膜或防护层(如涂层),导致结果偏离真实状态;因此通常选择±100mV以内的极化范围。

测试前需对试样进行“稳定化处理”——将试样置于盐雾环境中浸泡1~2小时,待Ecorr稳定后再开始极化,避免初始阶段的瞬态电流干扰。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尤其适用于活化控制的腐蚀体系);缺点是“破坏性”——较大的极化会改变试样表面状态,无法用于连续监测。

此外,当盐雾中存在多组分腐蚀介质(如Cl⁻与SO₂共存)时,塔菲尔区可能不明显,导致外推结果不准确。

EIS结合法的互补优势

电化学阻抗谱(EIS)通过施加小幅正弦波电位(通常10~50mV),测量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构建Nyquist或Bode图,解析腐蚀体系的界面过程(如双电层电容、腐蚀产物膜电阻、电荷转移电阻)。

将EIS与LPR或塔菲尔法结合,可修正Icorr计算的误差:例如,LPR法中的Rp若包含腐蚀产物膜电阻(Rm),通过EIS测得Rm后,可将Rp修正为电荷转移电阻(Rt=Rp-Rm),再计算Icorr,结果更准确。

在涂层体系测试中,EIS的作用更突出:通过高频区的阻抗值可判断涂层的孔隙率(孔隙率越低,高频阻抗越大),再用塔菲尔法测试涂层缺陷处的Icorr,能全面评估涂层的防护效果。

EIS结合法的优点是“多参数协同”——不仅能得到Icorr,还能获取腐蚀体系的界面信息(如膜的完整性、电荷转移速率);缺点是对设备要求较高(需高精度电化学工作站),且数据解析需专业知识(如等效电路模型的选择)。

测试对耐蚀性评估的核心意义

量化腐蚀速率是Icorr测试最直接的价值:根据法拉第定律,Icorr直接对应腐蚀速率,如316L不锈钢的Icorr约0.1μA/cm²(对应腐蚀速率0.001mm/年),远低于304不锈钢的0.5μA/cm²(对应0.005mm/年),数值差异直观体现耐蚀性优劣。

验证防护层有效性是重要应用场景:涂层完整时,Icorr可低至0.01μA/cm²(如聚氨酯涂层);若涂层存在划痕,划痕处的Icorr会骤升至5μA/cm²以上,快速定位防护薄弱点,为涂层修复或增厚提供依据。

指导材料配方优化是Icorr测试的实践价值:例如铝合金添加Mg元素时,1.0%的Mg可形成Mg₂Si强化相,抑制阳极溶解,Icorr从0.3μA/cm²降至0.1μA/cm²;若Mg含量超过1.5%,会形成β相(Al₃Mg₂),导致局部腐蚀加剧,Icorr升至0.5μA/cm²以上,明确Mg的最优添加量。

助力腐蚀失效分析是Icorr测试的关键作用:某不锈钢紧固件在盐雾中发生点蚀失效,测试发现失效部位的Icorr(5μA/cm²)远高于正常部位(0.1μA/cm²);结合EIS分析,失效部位的电荷转移电阻(Rt)仅为正常部位的1/10,说明钝化膜已破裂,Cl⁻侵入导致局部腐蚀加速,为改进钝化工艺提供线索。

测试的关键注意事项

需同步盐雾环境参数:盐雾箱需保持35℃、5%NaCl溶液连续喷雾的标准状态,确保测试条件与实际腐蚀环境一致,避免温度或盐浓度波动影响Icorr结果。

方法选择需匹配场景:连续监测腐蚀趋势选线性极化法,精准测试活化控制体系选塔菲尔法,复杂涂层或电偶腐蚀体系选EIS结合法或零电阻电流表(ZRA)法。

避免方法误用:例如用塔菲尔法进行连续监测,会因较大的极化破坏试样表面状态,导致结果失真;用电偶腐蚀体系选线性极化法,无法准确捕捉电偶电流的变化。

测试前需检查电极体系:参比电极需保持清洁(如SCE的陶瓷塞需无堵塞),辅助电极需无氧化(如铂片需保持光亮),确保电化学测试的稳定性。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1425.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