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环境可靠性检测依据的IEC 60068-2-66标准解读

IEC 60068-2-66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系列中,针对“随机振动(宽频带)”的专项标准(编号试验Fc)。该标准为电子、机械及机电产品在运输、使用中的随机振动环境模拟提供了统一技术框架,是评估产品环境可靠性的核心依据,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IEC 60068-2-66的适用范围与边界

IEC 60068-2-66适用于需验证随机振动耐受性的各类产品,包括消费电子(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零部件(发动机ECU、传感器)、航空设备(机载仪表、卫星组件)及工业机械(PLC控制器)。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是,全寿命周期内会暴露于运输工具(卡车、飞机)、动力系统(发动机)或自然环境(风)引发的随机振动中。

标准明确不适用场景:

一、大型结构件(如桥梁、船舶 hull),因振动台无法提供足够负载或位移。

二、超高频(>10kHz)或超低频(<1Hz)振动,需参考IEC 60068-2-64(高频)等专项标准。

三、仅需模拟正弦振动的产品(如旋转机械共振测试),应采用IEC 60068-2-6标准。

试验的核心目的:模拟真实环境与识别失效

该标准的试验目的是通过模拟真实随机振动,验证产品可靠性:

一、评估结构强度,如外壳、支架能否承受交变应力避免裂纹。

二、验证连接可靠性,如螺丝、solder joint 是否因振动松动断裂。

三、确保电子功能稳定,如集成电路、传感器在振动中能否保持性能。

此外,试验可识别设计或制造缺陷——比如PCB板虚焊的solder joint,静态测试无法发现,但随机振动中会因疲劳失效;或部件固定不当导致的异响、移位,这些缺陷需通过振动试验暴露。

试验设备的要求与选型要点

试验需四类核心设备:振动台、测量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夹具。振动台按类型选:电磁式适合高频(>20Hz)、小负载(<500kg)(如消费电子);液压式适合低频(<20Hz)、大负载(>1000kg)(如汽车底盘)。

测量系统需匹配频率响应:压电式加速度计适用于1-10kHz,压阻式适用于0.1-1kHz;数据采集仪需实时输出PSD曲线验证信号。夹具需刚性足够,传递率(夹具与振动台加速度比值)需在0.9-1.1之间,避免共振影响试样受力。

试验的完整流程与操作规范

试验流程分五步:预处理、安装、参数设置、运行、后处理。预处理需将试样置于23℃±5℃、50%±10%RH环境24小时,确保状态稳定。

安装需与实际工况一致:手机用原装壳加纸箱固定,汽车部件用原车支架。参数设置需明确频率范围(如运输5-200Hz、机载10-5000Hz)、PSD曲线(参考ISO 16750-3或RTCA DO-160)、试验时间(累计运输+使用振动时间)。

运行中需监控振动信号(PSD偏差±3dB内)和试样状态(异响、脱落等);后处理需检查外观(裂纹、变形)和功能(手机通话、汽车部件电压输出),记录所有数据与异常。

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与依据

频率范围通过“环境剖面分析”确定:收集产品实际振动数据(如卡车运输中的频率),取覆盖90%能量的区间。PSD曲线需平滑无突变,RMS(均方根加速度)需与实际一致(公式:RMS=√(∫PSD(f)df))。

试验时间按“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如实际使用200小时、运输4小时,总试验时间204小时。若需加速,需验证加速因子合理性(如对比不同时间的失效模式)。

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与失效分类

结果判定分三类:结构失效(外壳裂纹、支架变形)、功能失效(无法开机、传感器无输出)、性能下降(电压波动超±5%、响应时间延长20%)。

结构失效影响物理完整性,功能失效导致无法使用(致命或严重失效),性能下降需按产品技术要求判定(如航空设备性能下降属失效,消费电子可能接受)。所有失效需记录模式(solder joint 断裂)、部位(C10电容)、时间(120小时),便于分析改进。

试验实施中的常见误区与规避方法

误区一:通用夹具替代定制夹具。通用夹具易共振,使试样受力超设定值。规避:设计前做模态分析,确保夹具共振频率不在试验范围内;测试传递率符合要求再用。

误区二:随意缩短试验时间。200小时缩至20小时无法暴露疲劳失效(如solder joint 需100小时断裂)。规避:按线性累计损伤计算时间,加速需验证加速因子合理性。

误区三:忽视重心位置。重心偏移导致扭转振动,部分部位加速度超量。规避:安装前测重心,调整支撑点使重心与振动台中心重合;无法调整时增加扭转振动测量。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388.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