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是对用于测量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的试验机进行系统性量值溯源与性能验证的过程,核心是通过标准器具与被校设备比对,确保力值、位移等关键参数测量准确,为材料质量检测、科研试验等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目的

保障测量结果准确性,通过校准消除或修正试验机力值、位移示值误差,确保材料抗压强度、屈服载荷等参数测量值与真实值一致,避免因设备不准导致检测数据失真。

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压缩试验机广泛用于建材、金属等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校准可确保不合格产品被有效识别,防止因材料性能不达标引发工程结构失效、安全事故等问题。

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各类产品检测需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校准是确保试验机符合标准中对设备计量性能要求的必要手段,使检测结果具备权威性和可比性。

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通过校准将试验机测量量值溯源至国家基准,保证不同实验室、不同设备间测量结果一致,构建全国乃至国际统一的量值传递体系。

监控设备性能稳定性,长期使用后试验机可能因部件磨损、电路老化等导致性能漂移,定期校准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为维护保养提供依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支撑科研数据可靠性,在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中,准确的试验数据是结论推导的基础,校准确保试验机输出数据可信,提升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方法

直接比较法,将标准测力仪串联于试验机加载路径,通过试验机对标准测力仪施加已知载荷,比较试验机示值与标准测力仪示值,计算力值示值误差,适用于力值参数校准。

分级加载校准法,按试验机量程的20%、40%、60%、80%、100%等关键载荷点(或标准规定的校准点)逐级加载,每个点重复加载3次,取平均值计算示值误差和重复性,全面评估不同载荷段性能。

位移参数校准法,采用标准位移传感器(如光栅尺、激光干涉仪)与试验机位移测量系统同步采集,通过移动试验机横梁,比较标准位移值与试验机位移示值,验证位移测量准确性,适用于需控制变形量的压缩试验。

回程误差校准法,在同一校准点进行加载和卸载过程,分别记录加载至目标载荷和卸载至目标载荷时的示值,计算两者差值,评估试验机在力值变化过程中的滞后效应,确保加载卸载循环中数据一致性。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分类

按校准参数分,可分为力值校准、位移校准和变形校准,力值校准针对试验机测力系统,验证力值示值误差、重复性等;位移校准针对横梁移动距离测量;变形校准针对试样压缩变形量测量(如配引伸计的试验机)。

按试验机类型分,包括液压式压缩试验机校准和电子式压缩试验机校准,液压式需重点校准液压系统加载稳定性及力值传感器性能,电子式则需关注电机驱动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度等。

按量程范围分,有小量程(≤10kN)、中量程(10kN~1000kN)和大量程(>1000kN)校准,不同量程试验机需匹配对应量程标准测力仪,小量程侧重灵敏度校准,大量程需关注加载装置刚性对力值传递的影响。

按校准周期分,可分为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核查,首次校准针对新购置或维修后的试验机,全面验证各项性能;后续校准为定期校准,按设备使用频率和稳定性确定周期(通常1年);使用中核查为日常快速验证,确保校准状态持续有效。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技术

标准测力仪选型技术,根据被校试验机量程和准确度等级,选择符合JJG 139要求的标准测力仪,确保标准器允许误差不大于被校设备最大允许误差的1/3,且量程覆盖被校设备全量程。

力值传感器信号采集技术,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仪同步读取标准测力仪与被校试验机传感器输出信号,消除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延迟,确保力值数据采集同步性和准确性。

加载速率控制技术,校准时需按试验机正常工作加载速率(如10N/s、50N/s)进行,通过调节试验机控制系统,使加载过程平稳无冲击,避免速率波动对力值示值产生瞬时干扰。

示值误差计算技术,根据各校准点标准力值与试验机示值,按公式(示值误差=(试验机示值-标准力值)/标准力值×100%)计算误差,结果需符合规程中最大允许误差要求(如±1%)。

重复性评估技术,对同一校准点3次测量示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评估试验机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重复性应不大于规程规定限值(如0.5%),确保设备测量稳定性。

零点漂移校准技术,校准前对试验机进行预热,待系统稳定后记录空载时力值示值,加载至满量程20%后卸载至零,重复3次,验证零点恢复能力,消除零点漂移对低载荷测量的影响。

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度校准技术,通过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不少于5个校准点,绘制试验机示值与标准值关系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偏差,评估数据采集系统对不同载荷的线性响应能力。

环境干扰屏蔽技术,校准时需控制环境温度(通常20±5℃)、湿度(≤85%RH),避免电磁干扰(如远离强电设备),对液压式试验机还需稳定油温,减少环境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

加载同轴度校准技术,采用专用同轴度检测装置(如力传感器偏心加载附件),在不同方位加载同一载荷,测量力值示值差异,评估试验机加载轴线与试样轴线的同轴性,避免因偏心加载导致测量偏差。

异常数据处理技术,对校准过程中出现的离群值(如某次测量示值与其他两次偏差超2倍标准差),需检查设备状态、标准器连接等是否异常,排除故障后重新测量,确保数据有效性,不随意剔除合理数据。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步骤

校准前准备,检查被校试验机外观及功能,确认无机械损伤、漏油等缺陷,开机预热至稳定状态(电子式30min,液压式60min);准备标准测力仪、位移传感器等标准器具,核查其证书在有效期内;记录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确保符合校准要求。

参数设置与连接,根据试验机量程和校准规范,设置加载速率(如10N/s~100N/s)、校准点(如20%、40%、60%、80%、100%FS);将标准测力仪通过刚性连接工装安装于试验机上下夹头之间,确保力传递路径无间隙、无偏心;连接数据采集仪与标准器、被校试验机信号输出端。

校准点实施,按设定加载速率平稳加载至首个校准点,待力值稳定后同时记录标准测力仪示值与试验机示值;保持载荷30s后卸载至零,重复加载3次;按相同步骤依次完成所有校准点测量,对位移参数校准需同步记录标准位移值与试验机位移示值。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计算各校准点示值误差(取3次测量平均值)、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回程误差等参数;将结果与JJG 139等规程中最大允许误差要求比对,判断试验机是否合格;对不合格项分析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如传感器校准、机械部件维修)。

校准后处理,卸载并拆除标准器具,清理试验机;出具校准证书,明确校准结果(合格/不合格)、示值误差、重复性等关键参数,注明测量不确定度;对校准合格设备粘贴校准标识,建议下次校准周期(通常1年),对不合格设备要求停用并维修后复检。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所需设备

标准测力仪,作为力值量值传递标准,需符合JJG 139要求,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量程覆盖被校试验机量程的20%~100%,常见有柱式、环式等结构,通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标准位移传感器,用于校准试验机位移测量系统,可选用光栅尺(分辨率0.1μm)或激光干涉仪(准确度等级0.5μm/m),量程需大于试验机最大试验空间,具备数字信号输出功能,便于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数据采集仪,用于同步采集标准测力仪、位移传感器及被校试验机的输出信号,需具备高精度A/D转换功能(分辨率≥24位),采样速率≥10Hz,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可导出原始数据用于后续处理。

刚性连接工装,用于固定标准测力仪与试验机夹头,需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如45号钢)制作,确保加载过程中无弹性变形,两端面平行度≤0.02mm,避免因工装变形导致力值传递误差。

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温湿度计(测量范围10~30℃,分辨率0.1℃;30%~90%RH,分辨率1%RH),用于记录校准环境条件,确保符合规程对环境的要求,必要时配备温度计用于监测液压式试验机油温。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参考标准

JJG 139-2014《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了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的计量性能要求、校准方法、结果判定等,是压缩试验机校准的核心依据。

GB/T 2611-2021《试验机 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对试验机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能、外观等通用技术指标作出规定,校准过程中需同步核查设备是否符合该标准要求。

ISO 7500-1:2018《Metallic materials-Verification of static uniaxial testing machines-Part 1: Tension/compression testing machines-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force-measuring system》,国际标准,规定了拉伸/压缩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校准方法,适用于国际间校准结果互认。

ASTM E4-20《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Force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了试验机力值校准的详细程序,包括校准点选择、数据处理等,常用于出口产品检测相关的试验机校准。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指导校准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需按此规范计算并在校准证书中给出力值、位移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GB/T 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 7500-1,规定了测力系统的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可作为JJG 139的补充。

JJG 762-2007《位移传感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于校准所使用的标准位移传感器(如光栅尺),确保位移标准器本身量值准确。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压缩强度试验方法,其中对压缩试验机的计量性能有明确要求,校准结果需满足该标准对设备的要求。

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行业标准,涉及建筑砂浆压缩试验,校准后的试验机需确保在该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测量准确。

QB/T 2176-2008《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行业标准,规定了塑料压缩性能试验的设备要求,校准需确保试验机力值精度、位移控制等符合该标准中对设备的规定。

压缩试验机计量校准应用场景

建材行业质量检测,用于水泥、混凝土试块、砖砌体等建筑材料的压缩强度测试,校准后的试验机可准确测量材料抗压性能,确保建材产品符合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标准要求,保障建筑结构安全。

金属材料行业性能验证,针对钢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抗压极限载荷等参数测试,校准确保试验机在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材料选型中提供可靠数据,避免因材料性能不达标导致零件失效。

塑料橡胶制品质量控制,用于塑料管材、橡胶密封圈等产品的压缩变形、压缩强度测试,校准后的试验机可按QB/T 2176、GB/T 775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等标准要求,准确评估产品在长期压缩载荷下的性能稳定性。

科研机构材料研究,在新材料开发(如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中,压缩试验机用于探索材料压缩力学行为,校准确保试验数据准确,为材料配方优化、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和转化价值。

质检机构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对社会提供公正检测报告,压缩试验机校准是确保检测数据权威性的基础,通过校准使设备符合CNAS认可要求,检测结果被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客户等广泛认可。

本文地址:https://ulsdmg.com/a/296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