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设计阶段是将概念方案转化为可落地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此时开展环境可靠性检测,可提前识别设计中的薄弱点,避免后续量产或使用阶段出现失效问题。环境可靠性检测的核心是选择适配的测试项目,这些项目需贴合产品实际使用场景,精准验证其在极端或复杂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
温度循环测试:验证产品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
温度循环测试是模拟产品在运输、存储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温度波动场景,例如从寒冷的北方运输到炎热的南方,或设备开机时的快速升温。测试通常采用“低温-高温-低温”的循环模式,常见条件为温度范围-40℃至85℃,升温/降温速率5℃/min,循环次数20~50次不等。
测试过程中,需持续监测产品的功能状态,例如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按键响应,或机械产品的转动灵活性。同时,要关注结构件的物理变化,比如PCB板的焊锡joints是否出现裂纹,塑料外壳是否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变形。
在详细设计阶段,温度循环测试能精准暴露设计中的热匹配问题。例如,若PCB板上的电容与基板的热膨胀系数(CTE)差异过大,循环后可能出现电容引脚断裂;若塑料外壳的壁厚不均,高温时易产生局部鼓包。这些问题可通过调整元件布局(如选择低CTE的电容)或优化外壳壁厚设计解决。
此外,温度循环测试还需考虑产品的实际使用工况。例如,汽车电子元件需模拟发动机舱的高温(可达120℃)与夜间低温(-30℃)的循环,而消费类电子则更关注日常使用的温度范围(如0℃至45℃)。因此,测试条件需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定制,避免过度测试或测试不足。
湿度应力测试:评估产品的防潮抗霉性能
湿度应力测试分为恒定湿热和交变湿热两种,前者模拟长期高湿度环境(如南方梅雨季),后者模拟温度与湿度交替变化的场景(如昼夜温差大的沿海地区)。常见测试条件包括:恒定湿热为85%RH+85℃,持续48~96小时;交变湿热为温度从25℃升至60℃、湿度从40%RH升至95%RH的循环,共10个循环。
测试的核心是验证产品的密封有效性与电子元件的抗潮能力。例如,恒定湿热下,若产品的密封胶未完全覆盖PCB板的焊点,水汽易渗透导致焊点氧化,出现接触不良;交变湿热下,温度变化会使产品内部产生“呼吸效应”(热胀时吸入湿气,冷缩时截留湿气),加速霉菌生长或金属腐蚀。
详细设计阶段,湿度测试能发现密封设计的缺陷。例如,若外壳的拼接缝隙未使用密封胶,或密封垫的材质为普通橡胶(易老化失去弹性),测试后会出现内部积水或元件生锈。解决方法包括更换为耐候性好的硅橡胶密封垫,或在缝隙处增加热熔胶密封。
此外,对于含有光学元件的产品(如摄像头、传感器),湿度测试还需关注镜片的起雾问题。若镜片内侧未做防雾处理,高湿度下易形成水滴,影响光学性能。这可通过在镜片内侧涂覆防雾涂层或增加内部除湿装置(如干燥剂袋)解决。
机械振动测试:验证产品的抗振动结构强度
机械振动测试模拟产品在运输(如卡车颠簸)、使用(如电机运转)中的振动场景,分为正弦振动(周期性振动)和随机振动(无规则振动)两类。常见测试条件:正弦振动频率范围5~500Hz,加速度0.5~2g,每个轴向测试1小时;随机振动则依据产品的应用场景选择振动谱(如汽车电子采用ISO 16750-3标准)。
测试过程中,需监测产品的结构完整性与功能稳定性。例如,正弦振动下,若PCB板上的电阻未采用波峰焊固定,可能出现引脚松动;随机振动下,若电池的固定卡扣强度不足,可能导致电池移位,挤压内部元件。
详细设计阶段,振动测试能优化结构设计。例如,若金属支架的刚度不足,振动时易产生共振(振幅放大),可通过增加支架的厚度或添加加强筋提高刚度;若连接器未采用锁扣设计,振动后易脱落,可更换为带锁扣的防振连接器(如板对板连接器带卡勾)。
此外,振动测试还需考虑元件的固有频率。若元件的固有频率与测试频率重合,易引发共振失效。因此,设计时需通过仿真(如有限元分析FEA)计算元件的固有频率,避免与实际振动频率重叠。
盐雾腐蚀测试:评估产品的抗盐雾腐蚀能力
盐雾腐蚀测试模拟沿海、盐湖或冬季撒盐道路等高盐雾环境,通过喷洒5%NaCl溶液(pH值6.5~7.2),加速金属部件的腐蚀过程。常见测试条件:温度35℃,喷雾时间48~96小时,或采用“喷雾-干燥-湿润”循环(更接近实际工况)。
测试的重点是验证金属部件的防腐蚀处理效果,例如镀层(镀锌、镀铬)、涂层(油漆、粉末喷涂)或材质(不锈钢、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例如,若镀锌层厚度不足(低于8μm),盐雾后会出现白锈(锌的腐蚀产物);若不锈钢材质为201(含镍量低),高盐雾下易产生红锈(铁的腐蚀产物)。
详细设计阶段,盐雾测试能发现材料选择的问题。例如,若户外灯具的支架采用普通冷轧钢(未做防腐处理),盐雾后会快速生锈;若紧固件采用碳钢螺丝(未镀锌),会出现螺纹卡死。解决方法包括:支架更换为热镀锌钢(镀层厚度≥12μm),紧固件采用304不锈钢螺丝。
此外,盐雾测试还需关注不同金属间的电偶腐蚀。若产品中同时使用钢和铝,且未做绝缘处理,盐雾环境下会形成原电池,加速铝的腐蚀。这可通过在两种金属间添加绝缘垫片(如尼龙)或采用相同电位的金属解决。
防尘防水测试:验证产品的密封防护性能
防尘防水测试依据IP(Ingress Protection)等级标准,评估产品对固体颗粒(防尘)和液体(防水)的防护能力。常见等级包括IP65(完全防尘+防喷射水)、IP67(完全防尘+浸入1米水深30分钟)、IP68(完全防尘+浸入更深水域)。
测试过程:防尘测试将产品放入防尘箱,加入滑石粉(粒径≤75μm),持续8小时后检查内部是否有灰尘进入;防水测试则根据等级选择喷射水(IP65用12.5mm喷嘴,压力0.3bar)或浸水(IP67浸入1米水深30分钟)。
详细设计阶段,防尘防水测试能发现密封设计的漏洞。例如,若手机的充电接口未采用防水胶圈,IP67测试后会出现进水;若户外音箱的散热孔未安装防尘网,IP65测试后会有灰尘进入喇叭。解决方法:充电接口增加硅胶防水胶圈,散热孔安装不锈钢防尘网(网孔≤0.1mm)。
此外,防尘防水测试需考虑产品的使用频率。例如,运动手表需频繁拆卸表带,若表带接口的密封垫易磨损,多次使用后防水性能下降,可选择可替换的密封垫或采用一体化密封设计(无拆卸接口)。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logo.png)
![万测[三方检测机构平台]](http://testsite.oss.files.d50.cn/ulsdmg.com/image/author.jpg)